一个角落最近玩了在中文游戏圈很火的真人视觉小说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我在评论区看到了一些很真诚的留言——逃避长期的缺乏亲密关系、性压抑在国内男性中比例很大,东亚文化圈多少都有这个问题,韩国的N号房、性别对立,日本的御宅族,都是其催生的结果。国内就更不用说了,性骚扰性犯罪一样没少,还没新闻自由来至少严肃讨论。往远了看,即使性开放程度高如美国,也没能消除这个问题,一样产生了 incel 运动,说到底 incel 和“舔狗”、二次元等男性群体为主的亚文化本质上差不多,都是在没有希望的压抑中寻找代偿。“舔狗”,是用无底线的单方面付出换取正常爱情关系里碎片化的一小部分体验二次元/饭圈,是把情感付出到一个永远不会失败的理想化对象上而 incel ,试图自欺欺人,用假想的超越来弥补现实的缺失泥沼亲密关系的缺乏,有点像金钱上的贫穷。社会层面上是一个让人羞耻的“缺点”两极分化严重,少数人大量拥有多数人没有的东西通常被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努力导致的,只要努力就会有金钱和亲密关系的贫乏我都经历过,很理解那种绝望。富人更容易赚钱,而一个清洁工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扫地,也不会变富有,情感也一样,不受欢迎的人

循此苦旅 · 2023-10-28

最近我在两个地方看到了同一张图——这是一个用以挑动仇恨的谎言。错误一:这件事不是发生在谈话综艺2007年,《科幻世界》杂志社在成都办了一场科幻/奇幻大会,颁了些奖,搞了些活动。当年的科幻小说圈子规模很小(其实现在也很小,只不过被影视带得声势大了),那时候所谓的“大会”,其实只能算是作者、编辑和读者的自娱自乐。这场谈话是其中的一个活动,发生在一个酒吧里,邀请的两位嘉宾是刘慈欣和另一位科幻作家江晓原,主题是科幻、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关系,除了两位嘉宾,台上还有一位女性主持人。错误二:刘慈欣不是“被问到”这个问题这场对谈从科幻小说早期作品开始,从雪莱,谈到了凡尔纳、黄金时代,以及在这些作品产生的年代里,社会对科学的态度的变化。往下又聊到了反乌托邦作品、对技术的反思,接着话题聚焦到了科学主义、唯技术论,即科学、理性是不是人类做出抉择的最高准则。简单来说,刘慈欣更偏向科学主义,江晓原则偏向人文主义。下面这个“问题”就要出场了。刘慈欣提出,在和平富足的环境下,这种选择可能还无所谓对错,但如果是极端情况就不同了。他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如果全人类只剩下我们台上这三个人(对谈的两人+主持人),必须吃掉这位主

循此苦旅 · 2023-01-10

EVEHu上线的时候,我在腾讯云注册了域名,随后就是要提交审核。几年前我自己填表提交过一次,流程很繁琐,还需要去指定的地方照相,现在腾讯云会贴心地电话联系用户、帮你提交,但背后的流程其实更严格了。工作人员先询问了网站内容,“基于EVE API开发的第三方数据分析网站”显然不是个容易过审的说法,客服建议叫“个人技术分享”,这倒是包罗万象,理论上所有的网站都可以算是工程师的“技术分享”,甚至微信也可以叫“张小龙的技术分享”……审核过了,但还没结束,接下来你所在地的网警会很快联系你,具体到区一级,现在每次我看到好友列表里的XX网安的时候,总是在想:我出门走一截,是不是就跨越网线直接和网警面对面了。然后会要你填写几张表格。大大小小几十个条目,绝大部分是围绕这几个主题的:我们完全控制用户资料我们完全控制用户产生的内容你那里谁负责二十四小时值班接听我们的电话某些情况你应该采取什么操作你在哪、是谁、在干嘛服务器在哪、哪家的、该联系谁负责拔网线删硬盘事无巨细,但是,里面95%的内容和我的网站没有任何关系,因为EVEHu没有注册用户,更没有用户产生的数据,两份表格里绝大部分我都只能写“本网站没有相关功能

循此苦旅 · 2022-12-17
Theme Jasmine by Kent Liao, modified by Nick 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