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才开没多久,我就要开始担心它被墙了,之前从域名到服务器的一番折腾,部分原因也是为了不再受审查。我关注的中文技术博客/视频几乎不谈时政,哪怕他们清楚甚至亲历过。比如有硅谷大神被高薪请回国内大厂,回国时踌躇满志,分享各种思考、心得,几个月后再看,不知何时又回硅谷了,至于为何离开,跳过不谈,大家心照不宣。进南京行程卡里有深圳,工作人员只要看到远一点的地方就如临大敌,安排我额外核酸。填表的时候,我早想不起在深圳的具体地址,卡住了,另一位工作人员似乎见得多了,问我是不是路过深圳没有下高速,我忙借坡下驴说是,于是写下“未下高速”后省去细节。我其实是坐飞机往返的,和高速没有半点关系,但从头到尾没人问过,大家只想刻舟求剑走个流程。排队时身后两位开卡车的大哥在聊天,一位感慨现在人素质高了,居然没人插队。这倒是个有意思的观察,回国后我也发现,别的事插队依然常见,但核酸我只遇到过一次,似乎这种高频率重复的强制行为,没有插队的价值,就像服徭役的时候没人有热情冲到前面。另一个大哥比较人间清醒,抱怨了几句繁琐的流程,说搞这么久也没防住云云。第一位老哥苦笑着说自己有一天内做四次核酸的经历。我平时会看点卡车司
高中时候,作为一个坏学生,我的恶行之一是写博客。那时青少年写作之风盛行,加上Web2.0的爆发,这对于我这样叶公好龙之徒,有莫大的吸引力。我在课堂上低头偷偷写,在家里书桌上写,在小本子上记下三言两语,在自行车上斟酌词句,然后在去网吧的时候,把文字敲进电脑,放到百度空间上,这甚至比我抓紧时间在魔兽世界里做两个任务还重要。那时写的东西基本取决于当月的《科幻世界》《大众软件》《九州幻想》等杂志的内容:《科幻世界译文版》出了一部超能力长篇的时候,我就瞎编一点校园超能力;九州连载缥缈录的时候,我就模仿一下江南热血+深沉的文风(是的我曾经也是江粉);大刘连载三体的时候,我也搞点科幻;尼尔盖曼上奇幻版的时候,我还试图写过短片恐怖故事……剩下还有些随笔,就是对韩寒的拙劣模仿了,靠以前的一点阅读积累掉书袋,抖几句机灵话,弄点修辞,对乏味的中学生活进行一番冷嘲热讽。趁着新开了这个技术博客的机会,我会试着重新开始,争取再倒逼自己恢复阅读量。十几年过去,我错过的和得到的,混杂在一起,成了一团理不清的雾。而我坐在简陋的网吧里,对着小本子敲击键盘的画面,穿越了这团迷雾,犹如在眼前。
Nick
浊朽之物 悔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