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朽之物 悔恨之心
相比于拜登被诊断出前列腺癌,更让我触动的是刚公开的一份2023年针对拜登健康状况调查的音频采访。录音里他已经表现出明显的记忆破碎、逻辑混乱,其中最让人心碎的是他说错了自己长子去世的时间。青年失去妻女、老年丧子,人生对他可谓是残酷至极。卸任前他豁免次子 Hunter 时,对着全世界说:“希望你们能理解,这是一个父亲的决定”,那一刻他也只是个不愿在暮年失去最后一个孩子的老人,放弃了一切尊严名声,语气几近恳求。随着健康恶化,拜登的另一个问题也逐渐显现,就是口吃。他天生口吃,但通过后天训练逐渐好转,在极其强调公开演讲能力的政界,31岁当参议员,最后成为总统,至少在克服口吃这件事上,他的毅力无可否认。但时光残酷,到了24年候选人辩论时,他已经明显没法再控制这个病症,几度舌头打结,难以组织出完整的句子,搞出了堪称灾难的总统辩论,最终不得不让贤。同为口吃患者,我每每看到他在镜头前口齿不清,都有同病相怜之感。小时候我口吃更多,常被骂,后来渐渐地克服了,但这永远不会彻底消失,偶尔在大脑短路、精神紧张之时,它就像是蛰伏已久的恶魔,一下跳起来骑在我的脖子上,死死地扼住我的大脑和舌头,宛如噩梦。另一个口吃的名
一、为什么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李如一:【我們加倍鼓勵您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戶端】(https://blog.yitianshijie.net/2019/06/06/time-to-double-down-on-open-podcast-clients/)播客“Byte.Coffee” :一个 Podcaster 眼里的泛用型播客客户端(https://mp.weixin.qq.com/s/c_WBABNEMh7HhEJ6fYGIZw)播客“不可理论”:推荐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https://zhuanlan.zhihu.com/p/83120835)播客“主唱死了”: “独立播「客」死了...吗?致所有播客听众和主播”(https://zhuchangsile.xyz/episodes/to_audience_and_podcasters)作为曾经的重度用户,我喜欢小宇宙——使用体验不错、评论区氛围大多友善、首页的推荐也很有帮助。我放弃它是因为目前我们和小宇宙都无法改变的客观原因。这个过程会遇到一些不适:大多数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中文支持不够好,内容推荐也以英文为主比较冷淡的环境,几乎都没有
编程作为程序员今年是很不合格的一年,从3月到10月我几乎没有写任何代码。直到年底的两个月,我才重新捡起了之前留下的坑,用 Deno 和 Vue 重构了“EVE户”(evehu.org)和“EVE戎”(camp.evehu.org)项目,并且把大部分项目的前端,迁徙到了 Cloudflare 上。我 B 站上介绍自己软件的视频时不时还会收到点赞提醒,就在今天 Reddit 的 EVE 板块里一位玩家还在问我 ESM 的使用问题,做出一件别人愿意用的工具,是最具有长尾效应的事之一了。写作今年在 Blog (nickning.me) 上发了6篇文章,表达欲倒没有减少,只是很多都化作了只言片语,散落在了微信朋友圈、各个社交平台、评论区、论坛、Discord上了。 很讽刺的是,当我在这些地方书写的时候,经常会想“在这种地方打这么多字有必要吗?”。已经是碎片化的词句,在这些地方却还是显得太长了。自媒体今年我开始在抖音、小红书上发一些骑摩托车的视频,比以前做游戏视频简单了很多,当然长尾效应也差了很多,只能算是日常生活的一点调剂。投资年底开始投资美股,赶上了一波牛市,赚了点钱。我以前以为自己对投资不感
中国拜历史人物,有文武两庙。文庙就是孔庙、夫子庙,孔子成圣后,带头的地位就没变过,只会在旁边增加一些贤哲,孟子荀子这种。武庙就很有意思了。唐朝尚武,始设武庙,拜姜子牙为武圣,毕竟是辅佐周朝伐殷商的,战功、名节、朝代的德行都完美。姜太公往下,又立了一众副祀,都是历史上的神将——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等。这时候关羽还没进武庙,直到后来祭祀名单扩充,才排进了六十四名将的队伍。位子没坐稳多久,到北宋开国,又给剔除出去了,按当时的历史观念,关羽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战功,而且曾经被降、身死战场,蜀国又未成大业,不配享。到宋徽宗的时候,趁着名单扩充,又勉强加回去了,但是没有资格进殿,只配在殿外受祀。往后关羽的地位就开始直线上升了,道家给关羽封了一堆名号,其中就有《周处除三害》里陈桂林尊称的“关帝圣君”,除此之外还有“伏魔大帝”“崇宁真君”,皇帝也开始一股脑地给他追封名号,“忠惠公”“昭烈武安王”,后来佛教也进来掺和了一脚,给关羽封了个“伽蓝菩萨”。为什么呢?因为宋朝被北方民族灭了一半国,内外交困,这时候需要宣扬一个忠诚、义勇的形象提升士气,说难听点就是洗脑,让民众继续效忠、上前线打仗,反正只是给历史人
我从冰箱里拿出一袋培根,从亲戚店里免费拿的,翻到背面看了眼生产日期,过期几个月了。小时候因为家里开商店,常有过期产品,物质贫乏导致的过度节俭,让这些过期产品大多被自己家消耗了。哪怕现在不再匮乏、不开店了,这习惯也多少延续了下来。亲戚知道我父母不介意,就会把临期、过期的东西送一些来,然后我妈也知道我不介意,就再分一些给我。最早吃的过期食物应该是水果罐头,二三十年前那是稀罕东西,又高又粗的大玻璃瓶,里面塞满水果和糖水。一般在晚上店关门后,我爸妈会开一罐,吃的最多的是荔枝,颗粒饱满,每一个都能塞满我的嘴,给人以极大的幸福感。其它零食也时不时会有,那时节俭如我妈,要是哪天拆了一袋零食给我,那十有八九是要过期了,或是包装损坏卖不掉了。还有一类我印象很深的是日用品的赠送装:小瓶的洗发水沐浴露,一般是批发时送的,手指大小,用不了几次,但有段时间我感觉自己一直在用,仿佛无穷无尽。后来亲戚家常送来的是哇哈哈产品线。哇哈哈产品研发的脑洞大,推出过许多奇奇怪怪的玩意儿,销量都不太行。比较奇葩的有似甜不甜的苏打水、模仿康师傅的红茶绿茶、工业感很重的果汁、完全水土不服的瓦格斯,稍微正常点的就是营养快线了,但现在
N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