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拜历史人物,有文武两庙。文庙就是孔庙、夫子庙,孔子成圣后,带头的地位就没变过,只会在旁边增加一些贤哲,孟子荀子这种。武庙就很有意思了。唐朝尚武,始设武庙,拜姜子牙为武圣,毕竟是辅佐周朝伐殷商的,战功、名节、朝代的德行都完美。姜太公往下,又立了一众副祀,都是历史上的神将——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等。这时候关羽还没进武庙,直到后来祭祀名单扩充,才排进了六十四名将的队伍。位子没坐稳多久,到北宋开国,又给剔除出去了,按当时的历史观念,关羽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战功,而且曾经被降、身死战场,蜀国又未成大业,不配享。到宋徽宗的时候,趁着名单扩充,又勉强加回去了,但是没有资格进殿,只配在殿外受祀。往后关羽的地位就开始直线上升了,道家给关羽封了一堆名号,其中就有《周处除三害》里陈桂林尊称的“关帝圣君”,除此之外还有“伏魔大帝”“崇宁真君”,皇帝也开始一股脑地给他追封名号,“忠惠公”“昭烈武安王”,后来佛教也进来掺和了一脚,给关羽封了个“伽蓝菩萨”。为什么呢?因为宋朝被北方民族灭了一半国,内外交困,这时候需要宣扬一个忠诚、义勇的形象提升士气,说难听点就是洗脑,让民众继续效忠、上前线打仗,反正只是给历史人

循此苦旅 · 2024-12-10

我从冰箱里拿出一袋培根,从亲戚店里免费拿的,翻到背面看了眼生产日期,过期几个月了。小时候因为家里开商店,常有过期产品,物质贫乏导致的过度节俭,让这些过期产品大多被自己家消耗了。哪怕现在不再匮乏、不开店了,这习惯也多少延续了下来。亲戚知道我父母不介意,就会把临期、过期的东西送一些来,然后我妈也知道我不介意,就再分一些给我。最早吃的过期食物应该是水果罐头,二三十年前那是稀罕东西,又高又粗的大玻璃瓶,里面塞满水果和糖水。一般在晚上店关门后,我爸妈会开一罐,吃的最多的是荔枝,颗粒饱满,每一个都能塞满我的嘴,给人以极大的幸福感。其它零食也时不时会有,那时节俭如我妈,要是哪天拆了一袋零食给我,那十有八九是要过期了,或是包装损坏卖不掉了。还有一类我印象很深的是日用品的赠送装:小瓶的洗发水沐浴露,一般是批发时送的,手指大小,用不了几次,但有段时间我感觉自己一直在用,仿佛无穷无尽。后来亲戚家常送来的是哇哈哈产品线。哇哈哈产品研发的脑洞大,推出过许多奇奇怪怪的玩意儿,销量都不太行。比较奇葩的有似甜不甜的苏打水、模仿康师傅的红茶绿茶、工业感很重的果汁、完全水土不服的瓦格斯,稍微正常点的就是营养快线了,但现在

醉步 · 2024-10-19
Theme Jasmine by Kent Liao, modified by Nick Ning